伴隨著互聯網與大數據等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已諑漸滲透至各行各;同時,這也為中國經濟和行業潛力挖掘注入了新動能。通過大數據的識別、使用和優化,實現資源的快速合理配置與再生,為企業業務發展及資產的管理運營降本提質增效。
據了解,深圳市四格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四格互聯”)成立于2013年,專注不動產數字化綜合服務平臺的設計、研發與運營,提供資產多形態、支撐全生命周期管理、集團型一站式不動產數字化解決方案,助推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四格互聯已建立深圳。武漢,南京和成都四大研發中心,累計管理面積約15億平方米,幫助1500+合作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四格互聯在數字化領域具有哪些核心優勢?園區數字化應該如何建設,四格互聯在園區數字化方面的目標是什么?帶著問題,南方+對四格互聯聯合創始人張茚進行了專訪,聽聽這位創業“老兵”對不動產數字化服務心得的分享。
南方日報:四格互聯的定位是什么?公司的核心優勢及能力有哪些?
張茚:四格互聯的定位是“不動產數字化綜合服務商”,圍繞不動產的本體數字化、業務數字化、價值數字化三大方向,提供平臺設計與開發、平臺運維、平臺運營、平臺安全咨詢等全方位綜合服務。我們是國內少數能把不動產從資產管理、資產經營與資產運營三條線拉通的數字化綜合服務商。
目前,我國的不動產開發增量已逐漸下降,也將進入存量精細化經營時代。這就產生了梳理家底,將資產通過經營達到增值和提質的需求。同時,圍繞這些需求進行價值服務和提升,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價值鏈條。
隨著區域產業的轉移與外溢,招商招產成為各地政府的重要需求。在產業和園區招商運營的巨大需求中,地方政府和企業急需數字化平臺來實現轉型升級。
四格互聯以數字化業務和管理平臺為核心,為項目提供前期的業務咨詢、規劃和落地、運營等全流程服務,將數字化服務延伸至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
南方日報:投資機構和客戶結構是企業實力和競爭力的“試金石”,請分享一下四格互聯這方面的情況。
張茚:與不動產運營管理相關的地方,都有我們的客戶。四格互聯從不動產運營全生命周期管理出發,以客戶需求和發展驅動產品能力和服務,在業務場景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客戶和行業賦能,直面業務開展過程中的每一個痛點,通過專業的產研和交付團隊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
作為不動產數字化綜合服務商,四格互聯深知資產數據安全性的價值與責任,堅持推進數字化業務平臺的國產化進程,已得到諸多實力客戶的認可并達成合作。目前,公司已獲得國家對非銀行機構最高級別認證,屬于“監管級別”,——也是業界首個“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
此外,公司還獲得了億歐智庫“2020全球地產科技創新TOP50”、工信部《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服務產品及活動推薦目錄》、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和賽迪顧問“智慧園區運營管理服務商TOP2”等榮譽資質。
在信創國產化方面,我們已經通過了華為鯤鵬CPU和主機、麒麟操作系統的兼容認證,并在國產數據庫方面完成了與達夢數據庫的適配認證,有利于我們滿足不同客戶的平臺安全建設要求。
憑借先進完善的產品矩陣、持續穩定可靠的優質服務,公司已經獲得了北極光創投、招商局創投、千合資本和浚源資本等知名投資公司的數億元投資。
公司合作客戶有招商蛇口、中國電子、中海、華潤、華僑城、中廣核、中交等央企及旗下企業。同時,四格互聯還服務了深投控、三一集團、寶豐能源等智慧園區合作項目。其中,“成都金?,F代都市工業港1號智慧園區”項目,于2021年獲得四川數字經濟產業應用創新大賽“優秀獎”。
南方日報:數字經濟時代已然來臨,它也將滲透諸多行業與領域,并形成一個生態鏈,面對這個趨勢,四格互聯是怎么做的?
張茚:我們做的是圍繞企業業務及發展提供數字化服務。在產業園區、智能樓宇中,智能物聯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在智能物聯合作方面,我們已經與包括??低暤仍趦鹊膸资抑腔畚锫摵献骰锇楹献?。??低曇愿兄獢祿楹诵?,實現智能物聯技術支撐,四格定位在數字業務層,將感知層的數據融合進業務層,為資產和空間的管理降本增效和擴大業務經營提供數字化的智慧決策支撐。例如,為支持園區日常運營需求,我們為園區開發了人車管理系統,通過??低暡杉男畔⑦M行人行、車行調度的智慧化、人性化運營。
基于企業差異化的需求,四格與感知層的各種硬件智能設備為支撐并進行融合集成,為企業做上層的業務平臺,成為企業運營管理的外腦和工具。以消防安全為例,傳統的煙感噴淋為例,等起火冒煙的狀況發生,已經是滯后的事?,F在可以根據智能感知設備,室內升溫幾度后就可以自動預警信息送到數字化業務平臺,業務平臺根據規則,自動派單調度到業務值班人員手,及時把消防安全問題消滅在事前。
面對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今天,智能硬件成本已經可以負擔智慧管理成本。完全可以用探頭從視覺、溫度、濕度等數據,通過業務數字化大腦平臺自動調度實時處理。在硬件的適配和更新方面,以集成系統的需求驅動,進行反向匹配并推動智能產品的升級迭代,與生態圈中合作伙伴一起協同發展,互促共進。
南方日報:園區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應用場景,四格互聯在園區是怎么布局和應用的?
張茚:園區是我國產業升級換代的重要抓手。與我們的合作園區大致分為三個類型,一類是招商引資類,如成都市金牛區現代都市工業港;另一類是像三一重工、寶豐能源這類以企業內部后勤為主的自持型園區企業;還有一類是物流園區。
三種類型的園區在數字化解決方案方面,會各有側重,如政府招商引資類的園區,核心是要孵化產業,在宏觀層面,為園區進行整體定位和產業規劃,少走彎路,降低機會成本,避免資源錯配。在微觀層面,把園區的設施設備管理起來的基礎上,將一些外部企業服務引入園區,實現服務線上化、數字化,提升服務便利性和效率。在中觀層面,圍繞園區本身的空間和時間屬性,通過積累形成大量數據沉淀,對數據進行清洗和處理,借助四格互聯的平臺進行智能決策分析,為園區運營管理提供風險預控,并為團隊運營賦能。
總結來說,園區數字化建設應該關注產業經營及服務的建設,以及數據的價值挖掘。底層邏輯建設,要結合園區所聚焦的產業,搭建一套適配自身產業的經營標準體系與服務標準體系,通過數字化來實現園區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化,促進高效運營。
數據價值挖掘,在園區運營過程中沉淀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如產業數據、客戶畫像、訂單數據、供應鏈數據等等,通過數據的共享開放、建模,實現智能分析,賦能園區運營。
南方日報:數字化工具如何提升園區精細化運營?
張茚:數字化成為一種工具,園區運營的精細化程度,往往決定了企業收益水平。相對而言,代運營的園區來說,強大的運營系統和工具比自持型園區更加迫切。
不少園區是半開放式的,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對外出租。園區運營方對日常的管理需求比較旺盛,尤其是制造型園區,安全生產和高效運行的保障程度成為運營盈利的重要保證;針對對外出租部分,我們將政府招商引資的模塊融入四格互聯的平臺中。企業自用型園區,主要以企業內部后勤管理為主,我們的平臺將賦能園區服務、員工后勤、智慧通行、物業服務等園區后勤管理升級,使之更有效地支撐企業主營業務發展。此外,物流類園區是純粹的封閉式園區,四格互聯平臺重點管好設備、能耗、倉儲等,保障人車安全和智能調度。
南方日報:面對繁紛蕪雜的數據和應用場景,如何科學決策成為困擾決策者的痛點,四格互聯是怎么做的?
張茚:未來,企業的決策將呈現工具化、科學化趨勢。四格互聯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從三個方面進行——業務數字化、設備智能化、決策顯性化。整個過程中,要將服務線上化融合進整體的平臺中,早期的數字化往往是割裂的數字孤島。
從邏輯上看,數字化需要先做智能化,設備價格降低也為智能化和數字化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條件;智能化之后,通過對數字感知融入業務,形成業務的數字化,進而變成服務線上化,最后以數據作為決策重要依據,實現決策顯性化。這既有助于決策的科學化,也讓數字化的工具價值得到體現和廣泛應用。
在數字化時代,“屏”和“網”成為日常運營管理的直觀工具。具體來看,底層傳感器被整合到物聯平臺,數據輸送到業務平臺進行數據加工處理,形成宏觀數據,再傳輸至業務管理大屏,輔助企業決策層進行科學決策。此外,在四格互聯數字化系統中,作業大屏被廣泛應用在基層場景中,系統通過作業大屏,對作業單元進行自動分配、匹配和快速響應。
南方日報:四格互聯已經將物流園和制造類園區作為今年重點拓展領域,設定的具體規劃目標是什么?
張茚:目標肯定需要的。今年我們會繼續聚焦園區客戶的拓展和自身業務發展,繼續為各類園區客戶提供服務。
近幾年,國家層面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對產業作出布局規劃。今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強調要推動制度型開放,增強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提升在國際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這意味著國家將推動國內產業布局重構,以應對全球市場競爭,將對未來企業在園區建設規劃方面提供指引方向。
我相信,隨著數字經濟的進一步推進,未來的園區發展是基于地理空間集中的傳統型產業集群逐步轉向線上線下實體共同發展的集合體,形成全產業協同發展的一個局面。通過產業互聯網、AI人工智能加持,連接用戶和消費者,連通產業協同,形成產業閉環。
我認為,未來物流園區作為基礎設施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凸顯。
南方日報:疫情的常態化防控要求對企業和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否也是一種機會,為何?
張茚:自2020年疫情發生后,四格互聯在業務作業模式上也做了很多優化與調整,我們加強了遠程交付和授權,也在線上給客戶實施操作培訓和日常的線上直播知識分享等。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在2月份緊急調動了技術人員,花了半個月免費為我們廣大的物業企業合作伙伴開發了鏈接業主和物業公司的“疫情出入管理” 和企業內部使用的“疫情呈報”管理系統,同時,在這期間,我們的無接觸“手機開門” 功能也受到了廣大業主的好評,也為國家打贏疫情戰役貢獻一份我們的綿薄之力。
在疫情影響之下,四格互聯業績保持穩定增長。辯證地看,“?!迸c“機”并存,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谝咔榉揽匾蠛惋L險,企業間的線下接觸減少,不可避免地會對企業有所影響。
不過,數字化本身的方向和邏輯,就是要將業務數字化和線上化,而這也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行為和業務相適應,也是未來業務發展的趨勢。疫情的影響,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加速了企業和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將這一趨勢時間提前,加快了轉型的進程。
專注不動產數字化管理與綜合服務平臺設計、研發與運營!
提供不動產多業態、全生命周期管理、集團型一站式解決方案!
尊敬的用戶,歡迎您注冊成為本網站用戶。在注冊前請您仔細閱讀如下服務條款:
本服務協議雙方為本網站與本網站用戶,本服務協議具有合同效力。
您確認本服務協議后,本服務協議即在您和本網站之間產生法律效力。請您務必在注冊之前認真閱讀全部服務協議內容,如有任何疑問,可向本網站咨詢。
無論您事實上是否在注冊之前認真閱讀了本服務協議,只要您按照本網站注冊程序成功注冊為用戶,您的行為仍然表示您同意并簽署了本服務協議。
1.本網站服務條款的確認和接納
本網站各項服務的所有權和運作權歸本網站擁有。
2.用戶必須:
(1)自行配備上網的所需設備, 包括個人電腦、調制解調器或其他必備上網裝置。
(2)自行負擔個人上網所支付的與此服務有關的電話費用、網絡費用。
3.用戶在本網站平臺上不得發布下列違法信息:
(1)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2)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3)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4)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5)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7)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4.有關個人資料
用戶同意:
(1) 提供及時、詳盡及準確的個人資料。
(2).同意接收來自本網站的信息。
(3) 不斷更新注冊資料,符合及時、詳盡準確的要求。所有原始鍵入的資料將引用為注冊資料。
(4)本網站不公開用戶的姓名、地址、電子郵箱和筆名,以下情況除外:
(a)用戶授權本網站透露這些信息。
(b)相應的法律及程序要求本網站提供用戶的個人資料。如果用戶提供的資料包含有不正確的信息,本網站保留結束用戶使用本網站信息服務資格的權利。
5. 服務條款的修改
本網站有權在必要時修改服務條款,本網站服務條款一旦發生變動,將會在重要頁面上提示修改內容。如果不同意所改動的內容,用戶可以主動取消獲得的本網站信息服務。如果用戶繼續享用本網站信息服務,則視為接受服務條款的變動。本網站保留隨時修改或中斷服務而不需通知用戶的權利。本網站行使修改或中斷服務的權利,不需對用戶或第三方負責。
6.用戶隱私制度
尊重用戶個人隱私是本網站的一項基本政策。所以,本網站一定不會在未經合法用戶授權時公開、編輯或透露其注冊資料及保存在本網站中的非公開內容,除非有法律許可要求或本網站在誠信的基礎上認為透露這些信息在以下四種情況是必要的:
(1) 遵守有關法律規定,遵從本網站合法服務程序。
(2) 保持維護本網站的商標所有權。
(3) 在緊急情況下竭力維護用戶個人和社會大眾的隱私安全。
(4)符合其他相關的要求。
本網站保留發布會員人口分析資詢的權利。
7.用戶的帳號、密碼和安全性
你一旦注冊成功成為用戶,你將得到一個密碼和帳號。如果你不保管好自己的帳號和密碼安全,將負全部責任。另外,每個用戶都要對其帳戶中的所有活動和事件負全責。用戶同意若發現任何非法使用用戶帳號或安全漏洞的情況,請立即通告本網站。
8.拒絕提供擔保
用戶明確同意信息服務的使用由用戶個人承擔風險。 本網站不擔保服務不會受中斷,對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出錯發生都不作擔保,但會在能力范圍內,避免出錯。
9.有限責任
本網站對任何直接、間接、偶然、特殊及繼起的損害不負責任,這些損害來自:不正當使用本網站服務,或用戶傳送的信息不符合規定等。這些行為都有可能導致本網站形象受損,所以本網站事先提出這種損害的可能性,同時會盡量避免這種損害的發生。
10.信息的儲存及限制
本網站有判定用戶的行為是否符合本網站服務條款的要求和精神的權利,如果用戶違背本網站服務條款的規定,本網站有權中斷其服務的帳號。
11.用戶管理
用戶必須遵循:
(1) 使用信息服務不作非法用途。
(2) 不干擾或混亂網絡服務。
(3) 遵守所有使用服務的網絡協議、規定、程序和慣例。用戶的行為準則是以因特網法規,政策、程序和慣例為根據的。
12.保障
用戶同意保障和維護本網站全體成員的利益,負責支付由用戶使用超出服務范圍引起的律師費用,違反服務條款的損害補償費用,其它人使用用戶的電腦、帳號和其它知識產權的追索費。
13.結束服務
用戶或本網站可隨時根據實際情況中斷一項或多項服務。本網站不需對任何個人或第三方負責而隨時中斷服務。用戶若反對任何服務條款的建議或對后來的條款修改有異議,或對本網站服務不滿,用戶可以行使如下權利:
(1) 不再使用本網站信息服務。
(2) 通知本網站停止對該用戶的服務。
結束用戶服務后,用戶使用本網站服務的權利馬上中止。從那時起,用戶沒有權利,本網站也沒有義務傳送任何未處理的信息或未完成的服務給用戶或第三方。
14.通告
所有發給用戶的通告都可通過重要頁面的公告或電子郵件或常規的信件傳送。服務條款的修改、服務變更、或其它重要事件的通告都會以此形式進行。
15.信息內容的所有權
本網站定義的信息內容包括:文字、軟件、聲音、相片、錄象、圖表;在廣告中全部內容;本網站為用戶提供的其它信息。所有這些內容受版權、商標、標簽和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所以,用戶只能在本網站和廣告商授權下才能使用這些內容,而不能擅自復制、再造這些內容、或創造與內容有關的派生產品。
16.法律
本網站信息服務條款要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解釋一致。用戶和本網站一致同意服從本網站所在地有管轄權的法院管轄。如發生本網站服務條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相抵觸時,則這些條款將完全按法律規定重新解釋,而其它條款則依舊保持對用戶的約束力。